
總裁風格
年輕的資本與夢想
我問自己,優勢是什么?年輕!懷揣夢想和理想,可以大膽的展開胸懷,擁抱世界,創造改變這個世界,許自己一個未來…
華為CFO孟晚舟女士,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中,有這么一段講述:“錢學森28歲時已經是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專家;牛頓22歲奠定了微積分的理論基礎;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時年僅28歲”改變世界的從來都是年輕人!
經營的理解與詮釋
我認為,“經營”兩字乃是“先經營好別人,是在經營自己”,人的一生中,無論婚姻、家庭、事業都需要用心去經營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“同理心”作為集團經營的理念與核心思想,成立東山集團的使命,是讓有能力的人施展抱負,為有志之士圓中國夢搭平臺,當今,一些偉大的標桿企業,出于人性自私和惰性的考量,而奉行“狼性文化管理”獲得了耀眼的成功;然而,我的理解和詮釋,更希望站在人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的角度出發,遵行“人性文化”組建仁義之師的經營哲學,激發團隊成員主動積極的奮斗精神,培養熱愛迷戀工作的情操,成為自動自發的自我管理者。古之成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,語云:“時勢造英雄”歷史轉動的巨輪,未曾因某人某事而停歇過,每個時代終會涌現一批批出類拔萃的成功人士,相信我們也不會缺席,趁年輕志堅、悟自然規律、懷感恩之心,帶領志同道合的伙伴們,開創屬于我們的新世代,所謂:“事有不可知者,有不可不知者;有不可忘者,有不可不忘者”。
善借的策略與能力
我看到,“資源整合•服務創新”乃智能網絡時代的經營主軸,“善借”乃商業活動的精髓,制定“五借”策略,體現能力施展抱負:借師問道:引進【智庫機制】聘用顧問團隊,起到智囊團的作用,習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和能力。
借人興業:開展【招賢納士】啟動2018人才工廠戰略,以智力資本為核心,面對白熱化的商業競爭。
借勢發展:把握【國家政策】成為一大經濟體過程中,掌握國家出臺的各項產業政策機遇。
借運東風:深耕【朝陽產業】新科技能源、大健康產業均已列入國家產業政策,爭創千億級企業時機。
借船出海:運用【一帶一路】的強國策略,東山集團借船出海邁向國際化的征程。
墨寶的鞭策與激勵
懸掛在辦公室的一幅墨寶:“離鄉背井不辭勞,胸懷壯志比天高,付出必有回報日,一朝亮劍展英豪”時刻提醒自己“勿忘初心”,在風雨兼程的前行道路上,堅持奮斗,努力不懈,愿團隊成員相互砥礪,共勉之!